古代书画真伪辨别
文章出处:admin
人气:
发表时间:2015-12-19
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也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历朝历代涌现了无数热衷书画、酷爱书画的收藏大家,不少帝王,诸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清高宗乾隆更是不惜重金,广搜博取,宫藏秘笈了大量的名家巨迹。一些民间藏家,如明之项元汴,清之梁清标、安仪周,民国之庞莱臣、张伯驹,当代王已千,均堪称一代收藏大家。他们收藏的书画珍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富可敌国。随着收藏与艺术品市场的方兴未艾,书画再度成为收藏界人士收藏和投资的热点,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作为重要的投瓷品种与门类,书画更是占据了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业,书画经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拍卖行总书画装裱机体业绩与兴衰,所以,被视为重中之重。
近年,中国大陆书画拍卖成为艺术品市场一大亮点。许多近现代大师的拍品成为买家追逐的对象,一些重量级拍品屡破纪录,连创新高。如吴昌硕《花卉十二屏》(1650万元)、齐白石《山水册八开》(1661万元)、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1705万元)、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1980万 元)等,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更以6930万元的刷新了中国书画拍卖纪录。古代书画升温之快,也令人始料未及。元倪瓒《江亭山色图》(1980万元)、明陈洪绶《花鸟册页》(2860万元)、清王鉴《仿古山水册》(1265万元)均突破千万元大关。元鲜于枢《草书石鼓歌》更是达至4620万元!此外,恽寿平《花卉册八开》(693万元)、郑板桥《竹石兰蕙图》(539万元)也拍价不俗,八大山人一件不足0.6平尺的《鱼》竟然拍到了484万元!古代书画市场行情的快速升温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市场升值潜力巨大。
古代书画有所升温,但与近现代书画买家众多,成交踊跃相比尚显得稍有逊色,可以说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厚今薄古”现象。造成此种现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古代书画的价值、审美与内涵往往缺乏了解与认知;而近现代书画则不存在时代上的隔阂,更容易给人一种亲近感,在审美与欣赏上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其次,在真伪辨装裱机别上,由于人们更容易见到近现代名家的真迹,真伪判断更有把握;而古代书画的庐山真面买家们往往见之极少,知之不多,所以对古代书画敬而远之,这恐怕是重要原因所在。再次,投资古代书画通常需要藏家们具备一定的美术史知识,对书画家有较深的研究,对买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以上种种,便造成了书画拍卖中古冷今热之现象。
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价值将被人们逐渐认知,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将成为必然。渊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存,千百年来涌理出许多名彪史册的书画大家。当然,我们并不奢望买到唐宋两朝的书画,元明清三代均不乏开宗立派的巨匠。如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涛、“四王”、“扬州八怪”等可称一代圣手,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近现代书画所难以替代的,其中董其昌、八大山人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真迹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投资古代书画无疑将获得可观的回报。然而,由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无论市场机制,还是市场监管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制假贩假猖獗,混水摸鱼者大有人在,致使赝品伪作充斥市场,古代书画概莫能外。投资古代书画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买假,对投资者显得至为重要,下面就从十个方面简单阐述。知真识伪
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识真是辨伪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古代书画的真品名迹大多珍藏于名大博物馆中,到博物馆去目睹它们的庐山真面,恐怕是提高辨伪水平与能力最有效可行的办法。
眼熟能详
现代出版印刷业发达,不少古代书画名家的图录资料十分详尽。很多图录不仅收录了古代书画名家的代表作,甚至连一些珍藏在国外博物馆中的作品也收录进去,对藏家进行研究与了解颇有帮助。因为观看真迹毕竟有限,经常翻阅图录,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记忆贮存就显得大有必要。
牢记风貌
一个画家的画风就如同一个人的音容相貌一样,所以,熟悉他们的画风与笔墨语言,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对元明清三代的书画变迁,流派演变,特别是重点名家做一点研究,对提高辨伪将大有帮助。
知假识伪
欲买真必先识伪,只有了解认清伪作的画貌才能有的放矢,不被其所迷惑。中国书画伪作通常有两种,一为代笔,一为伪作。代笔一般是指书画家由于名气甚大,求者众多,实难应付,一些人便不得已找自己门生或亲友代笔。代笔是另一种形式的伪作,只不过它经过当事人的允许罢了。作伪则较为复杂,水平多粗制滥造,鲜有高超者。而名家的作伪则非同寻常,大可乱真。最典型的是近代张大千,他既是大画家也是大藏家,手中有不少历代名家珍迹,他伪造的假石涛、假八大山人蒙骗了许多藏家,不少至今还被收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随着近些年对他研究的加深,一些他仿造的东西被逐步甄别。
小中窥大
书画鉴定是一门综合学问,它既涉及书画本身,还关联方方面面。因为在纸张、印泥、装裱形制、名物制度、衣冠器皿、避讳制度、人际称谓等往往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从中可以发觉伪作的马脚。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装裱的格式及用印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联是晚明以后才出现的装裱样式,书画上款中 “社兄”、“词坛”是明末清初特有的称谓,了解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侧面把握与判断作品的年代与真伪。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也有着悠久的收藏传统。历朝历代涌现了无数热衷书画、酷爱书画的收藏大家,不少帝王,诸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清高宗乾隆更是不惜重金,广搜博取,宫藏秘笈了大量的名家巨迹。一些民间藏家,如明之项元汴,清之梁清标、安仪周,民国之庞莱臣、张伯驹,当代王已千,均堪称一代收藏大家。他们收藏的书画珍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富可敌国。随着收藏与艺术品市场的方兴未艾,书画再度成为收藏界人士收藏和投资的热点,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作为重要的投瓷品种与门类,书画更是占据了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业,书画经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拍卖行总体业绩与兴衰,所以,被视为重中之重。
近年,中国大陆书画拍卖成为艺术品市场一大亮点。许多近现代大师的拍品成为买家追逐的对象,一些重量级拍品屡破纪录,连创新高。如吴昌硕《花卉十二屏》(1650万元)、齐白石《山水册八开》(1661万元)、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1705万元)、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1980万 元)等,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更以6930万元的刷新了中国书画拍卖纪录。古代书画升温之快,也令人始料未及。元倪瓒《江亭山色图》(1980万元)、明陈洪绶《花鸟册页》(2860万元)、清王鉴《仿古山水册》(1265万元)均突破千万元大关。元鲜于枢《草书石鼓歌》更是达至4620万元!此外,恽寿平《花卉册八开》(693万元)、郑板桥《竹石兰蕙图》(539万元)也拍价不俗,八大山人一件不足0.6平尺的《鱼》竟然拍到了484万元!古代书画市场行情的快速升温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市场升值潜力巨大。
古代书画有所升温,但与近现代书画买家众多,成交踊跃相比尚显得稍有逊色,可以说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厚今薄古”现象。造成此种现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古代书画的价值、审美与内涵往往缺乏了解与认知;而近现代书画则不存在时代上的隔阂,更容易给人一种亲近感,在审美与欣赏上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其次,在真伪辨别上,由于人们更容易见到近现代名家的真迹,真伪判断更有把握;而古代书画的庐山真面买家们往往见之极少,知之不多,所以对古代书画敬而远之,这恐怕是重要原因所在。再次,投资古代书画通常需要藏家们具备一定的美术史知识,对书画家有较深的研究,对买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以上种种,便造成了书画拍卖中古冷今热之现象。
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价值将被人们逐渐认知,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将成为必然。渊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存,千百年来涌理出许多名彪史册的书画大家。当然,我们并不奢望买到唐宋两朝的书画,元明清三代均不乏开宗立派的巨匠。如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涛、“四王”、“扬州八怪”等可称一代圣手,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近现代书画所难以替代的,其中董其昌、八大山人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真迹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投资古代书画无疑将获得可观的回报。然而,由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无论市场机制,还是市场监管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制假贩假猖獗,混水摸鱼者大有人在,致使赝品伪作充斥市场,古代书画概莫能外。投资古代书画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买假,对投资者显得至为重要,下面就从十个方面简单阐述。知真识伪
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识真是辨伪的前提与基础。由于古代书画的真品名迹大多珍藏于名大博物馆中,到博物馆去目睹它们的庐山真面,恐怕是提高辨伪水平与能力最有效可行的办法。
眼熟能详
现代出版印刷业发达,不少古代书画名家的图录资料十分详尽。很多图录不仅收录了古代书画名家的代表作,甚至连一些珍藏在国外博物馆中的作品也收录进去,对藏家进行研究与了解颇有帮助。因为观看真迹毕竟有限,经常翻阅图录,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记忆贮存就显得大有必要。
牢记风貌
一个画家的画风就如同一个人的音容相貌一样,所以,熟悉他们的画风与笔墨语言,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对元明清三代的书画变迁,流派演变,特别是重点名家做一点研究,对提高辨伪将大有帮助。
知假识伪
欲买真必先识伪,只有了解认清伪作的画貌才能有的放矢,不被其所迷惑。中国书画伪作通常有两种,一为代笔,一为伪作。代笔一般是指书画家由于名气甚大,求者众多,实难应付,一些人便不得已找自己门生或亲友代笔。代笔是另一种形式的伪作,只不过它经过当事人的允许罢了。作伪则较为复杂,水平多粗制滥造,鲜有高超者。而名家的作伪则非同寻常,大可乱真。最典型的是近代张大千,他既是大画家也是大藏家,手中有不少历代名家珍迹,他伪造的假石涛、假八大山人蒙骗了许多藏家,不少至今还被收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随着近些年对他研究的加深,一些他仿造的东西被逐步甄别。
小中窥大
书画鉴定是一门综合学问,它既涉及书画本身,还关联方方面面。因为在纸张、印泥、装裱形制、名物制度、衣冠器皿、避讳制度、人际称谓等往往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从中可以发觉伪作的马脚。如宋徽宗宣和内府装裱的格式及用印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联是晚明以后才出现的装裱样式,书画上款中 “社兄”、“词坛”是明末清初特有的称谓,了解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侧面把握与判断作品的年代与真伪。
辨款识印
在中国画中明确出现署款可以说历史并不悠久。北宋时画家把名款多藏在画中很不显眼的地方,如石头上或树枝中。署款真正开始大规模地盛行是在元代,我们看赵孟頫的很多绘画就有名款,此时在画上题记与题诗也开始大量出现。题款钤印是书画家在一件作品上留下的重要标记,它是鉴别一件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所以,款与印也就成为历来造假者煞费苦心刻意仿造的对象。
细辨题跋
古代书画由于屡经递藏,其上多有历代藏家与鉴家的题跋与观款。这些题跋不仅对了解作品的收藏历史,判断作品真伪极有帮助,还往往因题跋使作品大为增色,提高其收藏价值与市场价值。正因为藏家对书画的题跋十分看重,造假者便投其所好,在伪造题跋上下功夫做文章。如明代张泰阶便善用此招,他伪造的假画常常都附带各代名家假跋。尤其在当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伪造名家假跋的古书画赝品更是比比皆是。现今拍场赝品充斥,故藏家们对名家题跋过的东西更加放心,岂不知这恰恰被造假者所利用。当前拍场上常见的假题跋多为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史树青等人,因此遇到这些“名家题跋”时应格外小心,多加审看,否则必中其圈套。
专注一二
中国古代书画史可谓璀璨夺目,流派缤纷,名家众多,做为投资如何取舍便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古代书画的巨迹多珍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不要奢望在拍场上买到唐宋两朝的佳作,即便是元代的赵孟頫、倪瓒,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家的真迹也实难一见。目前大陆拍场的古代书画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因此确定收藏范围与对象,如针对某一群“四王”、“扬州八怪”,或一两家如八大、石涛开展个体研究与收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专注一家,待较有心得、眼力提高后再由近及远,由少及多,定有所成。
自有见地
投资古代书画若想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尚需藏家本人见多识广,自有见地。只有如此才能少走弯路,不买假、少上当。纵观中国书画收藏之历史,可大致将藏家归的为如下三种,一即元顶元汴、清梁清标这样的收藏大家,他们独具慧眼,眼力甚高,所收多为精品巨迹;二为自身精通书画的一代圣手,手眼俱高,如古之米芾、赵孟頫,今之张大千、吴湖帆等;三为附庸风雅,好事者流,对书画既不会不懂,也乏研究,藏者赝品多多。当前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投机之风盛行,造假之剧大有超过古人之势,稍有不慎便被造假贩假者所害。
古代书画行情的升温已为近期备受人们关注的市场现象。回顾一下近两三年书画拍卖成交的记录则不难发现,上千万成交的书画多半是古书画,一些重量级拍品如《写生珍禽图》(2529万元),宋米芾《研山铭》(3298万元)、隋人《出师颂》(2200万元)、元鲜于枢草书《石鼓歌》(4620万元)甚至创了一时期的天价,可见古代书画的艺术价值与投资价值被市场人士纷纷看好。
此文关键字:古代书画真伪辨别
同类文章排行
- 会心的体悟与思绪的漫游 关于写生的对话
- 买家之“好” 与黄慎之“作”
- 中国文房四宝制笔艺术大师 邵家千
- 别把国宝文物 搞成“走穴明星”
- 传统绘画如何面对 城市这一对象题材
- 西湖的诗意栖居
- 情满意溢是名师
- 做好人 画好画
- 费丹旭《红楼故事图》
- 中国雕像立希腊 圣哲神遇面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