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诗意栖居
西湖的诗意栖居
■罗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西湖”之名肇始于唐朝中期,兴于北宋,盛于南宋至清,渐渐取代历史上其他名字而流传至今。北宋到南宋,山水画的风格也从中峰鼎立转为具有暗示性的边角取景。
山水画的演变在北宋末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比较典型的是“马一角,夏半边”这种小景模式的取景。这一过渡时期出现的山水画的演变对南宋山水画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其后发展出来的南宋山水画风定下了诗性的基调。
除此之外,南宋时期还有一支像小青绿一样的山水画样式。“青绿小景”作为北宋到南宋过渡性的绘画风格,有它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小景风格在北宋末年逐渐流行,这是“巨碑式”山水对应下的矜其巧密,也是雄伟与秀美的彼此呼应,或者说是阳和阴的相互对应。
法度的取舍介乎于帝王和文人审美之间的微妙平衡。相对北宋帝王丰碑式的山水画和文人清雅风骨气的山水画,南宋介于两者之间微妙的感觉,稍具一些文人走向而不失精致法度的雕琢。当然,精雕细琢的小作品也能够反映城市生活中追求优雅和细致生命情调。这与江南的地理位置,宜居的季节和温度,以及大家对舒适生活的喜好与需求,有一定的关联。
南宋时期有叶肖岩的《西湖十实景图》、清代有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还有《观潮图》,“钱塘潮水”这些风景名胜和地理的特点都为画家创作提供了较好的题材选择,历代文人也为《西湖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等杭州西湖风景做过一些诗句。这些诗句同样带给绘画者和艺术家们一些灵感,跟诗性绘画同样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中国美术学院在西湖附近,学院是由蔡元培先生和林风眠先生创建的“国立艺术学院”座落在西子湖畔,作为国内第一所高等美术学院,拥有悠久的历史。秉承着兼容中西,创造时代艺术的宗旨,学院延续着历史的文脉,具有着时代的营养,在传承中持续发展,在推进中进行演变。传统当中秋塘、沙渚、江村、柳亭这类在南宋时具有高度诗意性的绘画题材,仍将作为主要的城市题材加以推进并且扩充。在当下,这些城市风景,或城市山水,皆是很好的题材。这是南宋时期小景绘画的延伸,亦可成为城市山水画的一个发展方向。
同类文章排行
- 会心的体悟与思绪的漫游 关于写生的对话
- 买家之“好” 与黄慎之“作”
- 中国文房四宝制笔艺术大师 邵家千
- 别把国宝文物 搞成“走穴明星”
- 传统绘画如何面对 城市这一对象题材
- 西湖的诗意栖居
- 情满意溢是名师
- 做好人 画好画
- 费丹旭《红楼故事图》
- 中国雕像立希腊 圣哲神遇面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