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渝:子患才多 —简评师元东先生的诗书画印
师元东 : 1960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甘肃临洮人,自喻醉墨斋主。曾度军旅22秋。现供职于兰州海关缉私局,一级警督,兼任兰州海关学会秘书长、书画协会会长。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艺委会委员,甘肃省书协、杂文学会、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青年书协、硬笔书协副主席,兰山印社社员。多次参加国内外、省内外书画大赛并获得金、银、铜奖或一、二、三等奖。为省内外诸多书画篆刻家撰写过评论文章。300多篇文章、诗文见诸各类报刊杂志。40余部艺术典籍收录其艺术简介和书画作品。
人患才少,子患才多。这是古人评述陆机的话,但我想用它说说师元东。
以诗、书、画、印言,师元东无所不能,他的朋友评其艺曰:“行草尚好,隶篆纳趣,印刻有新,文笔畅达,绘画次之。”这样的评价让我想起齐白石的自评:“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其实,如此评论(他评或自评)均无太大意义。对于艺术家来说,只要是自己的作品,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然也有好坏。因此,我关注的不是师元东的书法或绘画哪个更好的问题,而是他的才气。
元东兄的才气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餐桌上、宴席上他能“抓住”你的名字,在三五分钟内给你送上藏头诗一首,还要把你的职业、性格、性别、环境等一一写在诗里,按他的话说是信手“打油”,这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才华横溢的他却稀里哗啦地流了一地。当他在诗、书、画、印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时,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被稀释,那就是艺术的深度与厚度。近几年,元东兄的艺术作品很获了些奖,这些奖项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才气与勤奋。不仅如此,在一般人的眼里,作为一名公务员,能在艺术领域获如此多的荣誉也着实不易。不过,更长远地看,我倒以为元东君应该适当地放下一些东西,进而让自己的能量更集中地去突破某个方面。
然而,除却人生的意义之外,艺术还有艺术自身的要求。在具体的书法创作上,他遍临诸帖。这样的好处是,见多识广;缺点是不够深入。他的行草书气势不凡,但在细节上,尚书画装裱机需努力,比如笔的转折处,有时需要几个动作来完成的地方,他一个动作就搞定了。而这又与他过快的书写习惯有关。过快的书写速度势必会损失线条的审美情趣和丰富性,而线条的审美元素是否丰富又会影响整件作品的审美品质。书法之外,元东的画、印乃至诗文都有豪放不羁之气,其聪慧和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他洒脱的创作习性却让我想起司空曙的《江村即事》一诗。诗文如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作为艺术家,“不系船”的潇洒与气质是宝贵的,这也是元东君之所以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根本点。但是,如若一概“不系”,只顾自己的畅快,而忽视了笔墨的细处,“只在芦花浅水边”那就太可惜了。因为元东毕竟属于才华横溢“流了一地”的艺术家的材料。为此,我以为,有的时候,不论多美的风景,也不论钓了多大的鱼,该“系船”的时候,还是要系。
其实,元东君自己也明白个中道理,只是在这个繁杂的社会横流中静不下心来精心去研究,认真去创作,满足于“向前看不如人,向后看人不如”的消极处世哲学。但他又在努力寻找艺术的至高至美与人生的最佳契合,他对艺术的认知有几句“名言”值得大家认真去思考:“艺术让生命感动,它必将陶冶人的精神世界。人生的过程犹如笔墨中的浓淡干湿,理当顺应自然法则。线条是生命的律动,流溢出人生的精彩。结体是一个大写的“人”字,把人格魅力彰显;章法布局犹如人生的全部,是创造者对艺术人生德性和秉赋的修造;真草隶篆、诗书画印编纂出艺术华章,它将智慧诠释得一清二楚。”
同类文章排行
- 会心的体悟与思绪的漫游 关于写生的对话
- 买家之“好” 与黄慎之“作”
- 中国文房四宝制笔艺术大师 邵家千
- 别把国宝文物 搞成“走穴明星”
- 传统绘画如何面对 城市这一对象题材
- 西湖的诗意栖居
- 情满意溢是名师
- 做好人 画好画
- 费丹旭《红楼故事图》
- 中国雕像立希腊 圣哲神遇面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