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行业品牌 永泰书画装裱机械行业网站!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公司环境
全国统一热线
0311-85138968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怎样临习《十七帖》实临唐摹本《远宦帖》

怎样临习《十七帖》实临唐摹本《远宦帖》

文章出处: 人气:发表时间:2016-01-07 11:54
 
实临唐摹本《远宦帖》对初学者来讲是较难的,但该帖较为接近王书的真相,我们可以先临习一下“二王”的其他信札或者唐孙过庭、宋米南宫的书法后,再进入《远宦帖》的临习。
  摹本《远宦帖》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笔干净利索。其起讫处如刀削一般,没有拖沓之状、臃肿之感,起笔尖劲有力,收笔稳健厚重。因此,作品在整体上看来气息峻拔流畅、刚折硬朗。其行笔以铺毫、平推为主,少有绞锋;转折处顿挫明显,且提按有度、圆转自如,不做过分的夸张;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过渡充满弹性,而这一点在“三井本”和“上图本”中不是很明显就能见到,恐怕这就是摹本的特点了。在书写中对“弹性”的把握是实临最为重要的地方。在实临中,一般作者会注重对所临字帖字形的把握,而忽视了笔画与笔画之间符合自然生发特点的弹性及弹性组合。弹性是书写过程中利用书写的惯性来完成的;还有一种是一个笔画完成后稍作停顿(调锋),而后蓄势以出,如“余”字的“食字旁”的两笔组合。弹性体现了一种生命力,说明笔画与笔画之间是由生命的装裱机动力来链接的,而非机械的摆布。而且,弹性还体现一种柔中带刚的书写特性,体现出一种线条的多变性和抒情性。这种充满弹性的起始与转换的用笔特点在孙过庭《书谱》中都有着很好的保留和显现,且有的地方还暴露得非常明显,笔法的形迹已完全向我们展开,只是我们没有加以很好的比较和分析。《远宦帖》中的用笔特点也是弹性十足的,因而我们不能为“形”而
  “形”地去模拟,或为了表现“形”的准确性而过多地注意“摆布”,从而忽视了原作的书写性。
  (2)在结构上,字形扁平多取横势。虽然此作中字形大多取横势,但也有一些字形是长形的,如“省”、
  “慰”、“笃”、“余”、“情”等字。这种横势特征与王羲之的铺毫、平推用笔有关。横势的提按、顿挫笔法源于隶书以及后来的章草。王羲之在古人的基础上进行笔法的有机组合,使笔法与结构的关系更趋融合,并在时风的推动下使字形结构更趋流美。
  (3)在章法上,此作属于小章法。作品为信札,共计五行半,因此它只能做细微的变化(如几根灵动线条的组合),给观赏者以醒目的效果。此作在笔画上稍做粗细变化,如“问为慰多”、“数问”、“平安”、“余粗”等。还有一些是意外的艺术效果,如“亦”字的收笔处,尖峭而锋芒毕露。一般书法中是忌讳“尖”、“露”等毛病的,此即古人所谓的“妄生圭角”。但王羲之的这一笔可谓匠心独运:以尖峭之意一改作品中段的平庸局面,使本已趣味不多的开局一下子变得飘动、灵秀起来。所以,我们在观看《远宦帖》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子亦”处的出奇制胜、“救命”处的灵动飘逸、“平安”处的诡异和变通以及“问为慰多”处的敦厚和朴实。在临习时,只要注意到这几个地方就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因为在作品中这种轻重的比较、灵动和厚实的对比是小章法主要表现的东西。当然,在具体临习中,注意笔法的细腻表现则是《十七帖》最基本的临习法则。
  为此,笔者准备了一幅以摹本《远宦帖》为范本而临习的样品(见下图),以供大家参考。(16)
此文关键字:实临唐摹本《远宦帖》

推荐产品

首页|新款智能型装裱机| 经济书画装裱机| 新款字画装裱机| 经济型字画装裱机| 产品中心| 网站地图| | 公司环境